2025年3月16日晚7点,彩票平台
“天瑞讲坛”第三期在学院201报告厅成功举办。本次讲座由温州大学特聘教授、浙江省长三角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黄大同教授主讲,主题为《非遗保护工作概述与音乐类非遗的研究课题》。彩票平台
副院长张寅教授、党委委员李合胜副教授等学院教师和研究生共同参与了本次讲座,讲座由学院副院长张潇潇老师主持。

讲座伊始,张潇潇老师对黄大同教授进行了介绍,黄教授学术成果丰硕,曾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东亚古代乐律学史研究》首席专家,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点项目《曾侯乙编钟乐律学体系研究》负责人,获浙江省第十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浙江省首届音乐学术优秀成果一等奖等荣誉。讲座内容主要包括三个部分:非遗保护工作概述、非遗发展的策略应对、音乐类非遗的研究课题。
黄教授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具有民族和区域代表性的传统文化,以政府发布的项目形式进行保护和传承。他详细讲解了非遗的概念、工作机构、相关法律文件、中国的世界级非遗项目、非遗工作评价标准以及如何看待非遗创新问题等。结合非遗申报案例分析方式,讲解了非遗项目申报标准,还介绍了中国的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如侗族大歌、呼麦、西安鼓乐等。黄教授通过音频和视频展示了畲族歌舞音乐的三种形态:体现生活功能的民俗文化形态、具有“自娱与表演”双重功能的群众文化形态、以及具有纯表演功能的畲族专业舞台艺术形态。他指出,社会对畲歌畲舞有三类文化期望,相应地,畲歌畲舞也有了三类文化角色与发展定位。因此,非遗发展的策略应为“两手抓”:一手抓遗产继承,一手抓与时俱进的群众文化发展。黄教授强调,当前非遗项目的历史追溯存在夸大、乱编等问题,应用性课题亟待解决。他还分享了一些适合音乐专业的非遗研究课题,如瓯剧、婺剧、富阳鼓亭锣鼓、松阳民间器乐曲、马灯戏等。
在讲座后的互动环节,在座老师和同学踊跃提问,黄教授耐心地一一解答。张寅教授在总结中表示,黄教授的讲座语言生动、幽默风趣,内容广博精深,通俗易懂,兼具学术性和通俗性。他鼓励同学们努力学习,扎实掌握音乐理论知识、提高音乐技能素养,为将来从事音乐类非遗保护与传承工作贡献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积极培养传承人,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绽放出更加迷人的光彩。”黄大同教授凭借其丰富的田野经验,对非遗保护有着深刻的理解和实践经验。本次讲座不仅系统梳理了非遗保护工作的现状与挑战,还通过丰富的案例分析,展示了音乐类非遗项目在文化传承中的独特价值,为我们在非遗领域开展学术研究和实践探索提供了宝贵的思路和方法。
